你的位置:主页 > 茶资讯 >

六个字讲出六大茶类的制作要诀!

2020-05-02 21:35

做茶的师傅是最懂茶叶品质的。识茶、制茶、泡茶、品茶,一脉相承,我们普通人,多少了解一点做茶的工艺,可以更轻松地鉴定茶叶品质,泡茶、品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六大茶类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发酵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味特点,而发酵程度,正是通过不同的工艺去控制的。 绿茶 “炒”

绿茶要炒,专业术语叫做“杀青”。 鲜叶下锅炒制,叶片中一种叫做“酶”的物质因为遇到高温死亡了,绿茶就没办法进行发酵,因此绿茶始终都保持着绿油油的外观。经过炒制以后,鲜叶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变成了绿茶特有的清香,有的还有炒栗子香。 此外,还有少量绿茶采用蒸汽杀青的。 白茶 “晒” 白茶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的工艺可以说是六大茶类中程序最少的一种,但也并不简单。 晒白茶,并不是让白茶在太阳底下暴晒,是根据天气情况,把白茶在室内外摊放晾晒。日光强度、温度、摊放的厚薄都需要谨慎把握,晾晒到一定程度烘干即可。 在晾晒过程中,白茶微微发酵,产生淡淡的花香和纯净的甜味,还有日晒的香气。 黄茶 “闷” 黄茶的制作与绿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个“闷黄”的步骤。 在黄茶的干燥前或后,趁热用纱布或草纸包裹起来,让黄茶在湿热的作用下进行轻发酵。因此,制成的茶颜色明显发黄,带有闷制过的熟香,味道比绿茶少了一丝鲜,多了一丝醇。 黄茶加工难度很高,闷黄没做到位或过了头,都出不来黄茶的味道。 乌龙茶 “摇” 把鲜叶稍微摊晾变软之后,就要用竹筛进行“摇青”了。 叶片在竹筛里摇晃碰撞发酵,产生浓郁的花香。叶片的边缘比较脆弱,碰撞变红,而叶片的中心始终是绿的,最后形成乌龙茶“七分绿三分红”“绿叶红镶边”,这就是半发酵。 乌龙茶的摇青除了用竹筛手工摇青,还有放进一个类似滚筒的机器进行摇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