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茶道的精髓是分享

2021-06-10 16:58

茶文化所具有的内涵究其实质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包含茶文化,同样的,茶文化也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良好的展现出来。茶道,其字面意识就是简单的饮茶之道,主要指的是沏茶,赏茶,喝茶这一个完整的流程,而其中的道,所代表的是规律、方式、学说,而在哲学层面上,茶道则是一种以茶为代表的生活礼仪,其中囊括着哲理、伦理道德等,通过对茶道的深入研究,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感受人生、参禅悟道的目的,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灵和道德建设。 茶的奥妙是它融合了古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茶—是茶树的嫩芽制作而成,生长于土木之中,沉寂于金火,终而复活于水中。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谒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段论述充分阐明了茶、水、器、火四个要素的辨証关系,水让茶有了温度,茶让器皿有了生命。茶藉水而发,无水不足以论茶事。资深茶人沈武铭以心法传递茶道,认为泡茶时心如果能像水一样柔软,心的柔软可影响沸水的锐利,将沸水释放茶质的优点留下,而缓和了高温对稚嫩茶叶的伤害,这是茶人修为的力量通过心的作用,达到了完美的结果,也造就了文人的品茶审美情味。 经过长时间的饮用,人们有意无意将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和表述,通过谚语和谜语的形式,流传开来。极大的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人们生活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例如茶谚中有倡导茶礼的:“客来敬茶”、“客到茶烟起”、“茶七饭八酒加倍”,这讲的是茶的礼俗。“茶七”是指泡茶之水以碗之七成为宜,饭盛八成,酒则加倍。 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爱茶人大多爱书,这是多么奇怪又多么自然的事情。奇怪是因为二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自然是因为当茶香与墨香相遇,轻与重、淡与浓,偏偏相得益彰。在读书看报的时候配上一杯自己喜爱的茶,那种满足感是全身心的。一个有着自己追求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而一个幸福的人才能够真正祝福别人。这样的人善良而睿智。 中国茶道的精髓就是“分享”。分茶的器皿叫“公道杯”,寓意利分百家,公平公道;盖碗又叫“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寓意天地人和。而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其首要原因便是成功的人更懂得分享。 喝茶的人生活节奏比一般人要慢很多,他们会在悠闲之余布置上一席茶席,拿上一泡茶叶,烧上一壶热水,为自己泡上一杯茶,细细品味,发现、享受生活的美好。 常喝茶的人,内心平静、做事有耐心,就像泡茶喝茶的拿起和放下,不以得失功利作评价。爱喝茶的家庭,对人和对邻里都会相互信任包容,真诚以待,也是给孩子树立人际交往的榜样。 干瘪的外形,暗淡的颜色,因了水的注入就绽放美丽的容颜,散发清淡的香味,而她沉入水底时,人们在青绿的水中回味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