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16:57
在茶文化概念上,丁以寿编著的《中国茶文化》取中义,书中围绕饮茶及相关的茶会、茶馆、茶具、茶道、茶著、茶文学、茶艺术来展开。
汉魏六朝是中国茶文化的酝酿期,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宋明是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期,在中唐、北宋后期、晚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三个高峰。清代、民国以迄“文革”,是中国茶文化衰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茶文化的复兴时期,期间充满了曲折、坎坷。
丝与茶,就是世界认识中国的标志了。是什么使人们对茶文化心醉神迷?
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要谈中国是什么,往往讲不清楚,又是地大物博,又是历史悠久,又是儒道佛,云山雾罩,一套又一套。殊不知老外对这些根本搞不明白。他们对中国之认识,大抵即从那光洁滑韧的丝绸和甘酽清冽的茶里来。抚摸着丝、品着茶,自然对中国就有了一份敬意:能生产这样好东西的国度呀,那该是什么好地方!
茶与丝之外,还足以代表中国的,当是饮食文化和玉文化吧。饮食文化,蒸煮炒炸,许多技艺是迄今世上其他民族仍未掌握的,相关之文化也是其他民族辨识我们*重要的指标。饮食中的酒文化,也与其他民族不同,独树一帜。其中的蒸馏白酒,我以为即由中国道士炼丹时创造,与欧洲及阿拉伯之蒸馏法不同。它和酒曲之发明、运用,乃我国对世界酒文化之两大贡献。至于玉,更是中国审美文化之代表,人们不仅喜欢藏玉、佩玉、赏玉,更要用玉礼敬天地鬼神。一切优秀的人物形象、德行,均以玉来形容,玉也是*高的审美标准。例如瓷。瓷器在许多场合也被视为中国的象征,然而瓷之品味其实就是仿拟玉的。陆羽《茶经》曾评论邢瓷越瓷之优劣,第一条就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可见一斑。故玉与酒、饮食文化,和丝茶一样,都是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质,足以为中国之象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