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喝懂白茶的基础知识分享整理

2021-04-27 17:39

  《1》

  喜爱仲春,因为百花渐次开放。

  杨柳依依,春风徐徐,弥漫着这一季的万紫千红。

  世间的三月,被黄风铃花所覆盖,先开花后长叶,嫩黄配着新绿,随风荡漾。

  清晨的露珠凝结在上,泛着幽光,鲜嫩欲滴。

  散步时忍不住摘下一朵,攥在手心里,一路走一路闻,淡淡袅袅。

  风继续吹着,走到哪儿,都是花香习习。

  不禁让人想起,那带有丰富香型的白茶。

  它的香气,携带着清新甜美,鲜爽淡雅,无论到哪儿,都有芬芳相随。

  但在很多新茶友的眼中,白茶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它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品类?又具体如何区分?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仍是知识盲区。

  如果说喝茶是实践,那么基础知识就是理论,两者都非常重要。

  三月的所有美好,就从这篇白茶入门基础开始吧。

  《2》

  白茶是什么?

  中国有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显然,白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不经过杀青和揉捻,主要的加工工艺是萎凋和烘干。

  如此天然的加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下茶叶的营养物质,原汁原味。

  也可以认为,白茶是六大茶类中最纯天然的茶。

  《3》

  白茶有哪些品类?

  按照白茶国标中规定,白茶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4大品类。

  具体标准如下:

  白毫银针: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它的标准长相,是一旗一枪,不仅只有一颗芽头,旁边还紧贴着一个小小的叶壳。

  白牡丹: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贡眉: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市面上常见的寿眉,通常是一芽三、四叶。

  可见,白茶的品类是根据采摘标准的差异,以及茶树品种的不同来划分。

  《4》

  白茶一年采几次?

  通常情况下,白茶一年采摘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

  春茶季的开始时间,在每年的3月上中旬左右。

  但具体时间,是不固定的,而是根据当年的天气情况而定,以2021年为例,今年高山白茶春茶季的开采日期,在3月8号。

  结束的时间,一般在立夏前结束。

  春茶季中采摘的白茶,称作春白茶,品类广泛,包括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和春寿眉。

  正常情况下,秋茶季的开始时间,在每年的立秋之后,结束时间则在寒露节气之后。

  但也有特殊的年份,比如2017年的秋茶季。

  由于闰六月的缘故,夏季比往年多出了一个月,秋茶季便随之顺延了一个月,直到霜降高山茶园中依然在少量采茶,这才有了19年一遇的霜降茶。

  秋茶季中采摘的白茶,称作秋白茶,产量最大的是秋寿眉,也有小部分的白牡丹。

  按照节气来命名,常见的秋白茶包括白露茶、秋分茶、寒露茶。

  《5》

  新白茶和老白茶分别是什么?

  新白茶,指的是制作完成尚未超过1年的白茶。

  老白茶,则指陈化时间不少于3年的白茶。

  新白茶和老白茶之间的界定,是根据年份来划分。

  因此,新白茶、老白茶并不是具体的某一种品类,而只是代表白茶的储存年份。

  不管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还是贡眉,刚制作完成时都称为新白茶。

  而等到经过3年,便自然陈化为老白茶了。

  就像一个学生,由小学生升级为中学生,也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过程。

  《6》

  散茶和饼茶分别是什么?

  从字面上来看,就能了解到二者分别表示白茶的不同形态。

  散茶,是由茶青经过萎凋和烘干,制成白茶成品茶后,呈现出的是自然、舒展的条形状。

  换句话说,散茶是白茶最原始、最天然的状态。

  品饮起来的香气和滋味,也最近白茶原本的自然风味。

  饼茶,是在散茶的基础上,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白茶。

  由于工艺的原因,白茶饼的口感偏向于醇厚、成熟,并伴有发酵后的果香(通常寿眉容易出现果香)。

  至于为什么白茶要以散茶和饼茶两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主要还是和独特的风味,以及储存原因有关。

  喜爱鲜爽口感的茶友,会选择散茶。

  偏爱醇厚滋味的茶友,会选定饼茶。

  此外,由于散茶的体积较为蓬松,不易大量储存。

  而家庭存茶空间有限的茶友,通常会选择收藏饼茶,因为其占地面积小,不占空间。

  二者之前并无好坏之分,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7》

  白茶可以储存多长时间?

  按照白茶国标中的规定,应符合GB/T 30375《茶叶贮存》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因此,不必担心白茶保质期的问题。

  在茶圈中,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

  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白茶的内含物质会不断转化,生出新的有益物质。

  比如,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在逐年增加,它对中老年人有着很好的帮助。

  因此,如果买到了品质优越的白茶,不用担心不能久存,而是应该考虑如何久存。

  只要严格按照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这五大要求,就能顺利存出优质老白茶。

  《8》

  白茶应该如何冲泡?

  茶具的选择,推荐茶友们使用白瓷盖碗。

  以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为例,为大家简单介绍白茶的冲泡方法。

  泡茶之前,用克秤称出5克的干茶重量。

  将沸水以环壁注水的方式,打圈浇注在干茶表面,能够更好地浸润茶叶,使滋味物质均匀释放。

  随后,快速倒出茶汤。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只需要7-8秒左右的时间。

  最后,沥干盖碗中的茶汤,就能够泡出一杯浓淡适宜、鲜甜爽口的白茶了。

  之后的每一冲,也是如此反复进行冲泡。

  如果到了八、九冲以后滋味淡了,也可以适当坐杯,延长出汤时间。

  不论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都可以参照此方法冲泡。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生命有限,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

  刚开始入门白茶的时候,不同的专业名词满天飞,若是闭门造车,不头晕才怪。

  但等你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也会发现,不过如此。

  理清了思路以后,顺着各个分类看下来,就简单多了。

  这个时候,便已经把握了白茶的骨干。

  当基础框架建立起来后,再往里面填充更加深入的知识,加之日常的喝茶经验。

  如此一来,你与老茶客的距离,便会拉近不少。

  基础虽然简单,但不可或缺。

  打好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