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茶夹茶具的用途是什么

2021-03-06 16:57

  茶夹——又称“茶铲”、“ 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夹铭》——我老无朋,朝夕唯汝。世间清苦,谁能及子?逐日子饭,不辨几锺。每夕子酌,不问几许。夙兴夜寐,我与子终始。子不姓汤,我不姓李。总之,一味清苦到底。

  译文——我老了,没有什么朋友,早晚相伴随的只有你(指茶)。人世间的清苦,谁能比得上你?每天把你当饭,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每晚把你当酒,也不问喝了多少。

  晨起夜睡,整天与你在一起。你不姓汤,我也不姓李,我们两人,都是一个味道一样性情,心甘情愿地一辈子清苦到底!

  作者——李贽,字卓吾,1527年生于福建泉州。

  是中国历史上以“异端”而著名的伟大思想家。他最著名的批判孔子学说力作,便是穷尽一生精力创作的《焚书》。在这部著作中,李贽全面地激烈批判和否定了被官方视为正统的儒家道学,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李贽身后留下的,不仅有《焚书》这样黄钟大吕之作,也有《茶夹铭》这样的隽永小品。

  茶斗又称茶漏,茶艺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壶冲泡乌龙茶及普洱茶时,放置于壶口,便于置放茶叶,以免茶叶外泄。

  便于将茶叶水倒入茶壶时用,以稳固茶壶,并过滤茶毫或细碎茶渣。能有效过滤茶汤中残留各种杂质,保存茶汤中对人体有益物质,口感润滑、色泽透亮,极大提升品茶乐趣。

  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且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

  《茶经》中,茶漏时称漉水囊。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 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袋子用青篾丝织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绢缝 制,还加上翠钿作装饰,直径5寸,构长1。5寸。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