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江南茶种简介

2021-05-21 23:32

绿茶类 杭州西湖龙井 欲把西湖比西子说的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茶。其因生产于杭州西湖的龙井区内而得名为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以色(色泽嫩绿)、香(香气幽雅清高)、味(滋味甘鲜醇和)、形(扁平光滑挺直)四大特点冠名世界。古人曾以“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来比喻龙井的绝妙。 莫干黄芽 莫干黄芽是黄茶的一种,产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是德清特产之一。莫干山为天目山余脉,位于浙江德清县境内,传说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此山而得名。莫干山以“竹、云、泉”和“清、静、绿、凉”蜚声海内外,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素有“清凉世界”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莫干黄芽的品质特征不在于色黄,而在于香气芳烈,滋味鲜爽。一等黄芽以初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每斤茶叶有二千个芽头。外形紧密,大小匀称,芽叶完整,净度良好,条似莲心,芽叶肥壮显茸毫,色泽绿润微黄,冲泡朵朵雀舌起落,形态十分优美。茶汤澄黄明亮,其味清鲜、甘醇、隽长,其有提神醒目之功效。 天台的华顶云雾 浙江天台山因应天上三台星而得名,峰峦重叠,雄伟壮丽,坡圆谷广,风景秀丽,名胜古迹,遍布其中。天台云雾茶,属半烘半炒绿茶。经摊放,炒青,摊凉,轻揉,初烘,摊凉,复炒,摊凉,低湿煇干,摊凉,锡罐贮藏。工艺精湛,堪与其他名茶比美。外形细紧弯曲,芽毫壮实显露,色泽绿翠润泽;香气高锐,汤色明绿;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品质优异,具有高山云雾茶的天然特色。古时天台云雾茶,大多由寺僧主持、采制,制出茶品多为贡茶或送奉达官贵人,出售量极其稀少,故一般平民百姓基本上饮用不到这种名茶。 嵊县的前岗煇白 前岗煇白是浙江名茶,产于嵊州市,畅销江南。此茶形呈颗粒,色绿而煇白起霜,故名“煇白”。辉煇白质地重实,有炒青绿茶的高锐香气,一泡香锐味醇,二泡味更浓厚,三泡仍香清味厚,汤清叶绿。(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平水珠茶 珠茶,亦称圆茶,原产浙江省平水茶区。平水是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一个集镇,过去毛茶均集中在平水加工,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叫做“平水珠茶”。因初制时在锅中炒干,所以毛茶又叫“圆炒青”。珠茶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身骨重实,宛发如珍珠。此茶以“珠”命名,恰当之至。 兰溪的毛峰 兰溪毛峰产于富春江上游的浙江省兰溪县。城北下陈区的下陈、新宅、山门等乡和城西朱家区的蟠山、高坦、野猪坦乡等处,是盛产兰溪毛峰之地。该茶品质特征是,外形肥壮成条,银毫遍布全身,色泽黄绿隐翠,叶底嫩绿呈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清爽。兰溪毛峰还运往金华茶厂应用茉莉鲜花加工成茉莉花茶,命名为金华茉莉毛峰。品质特优的兰溪毛峰,窨上清高芬芳的茉莉鲜花,名茶伴花香,芳香人人夸。 建德的苞茶 建德苞茶亦称严州苞茶。产于建德市梅城、三都一带山岭峡谷中。建德茶叶历史悠久,《茶经》中记载的唐代全国八大茶区,其中就包括睦州,就是建德一带。现在,建德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基地,以“建德苞茶”为最上品。苞茶又名顶茶、莲心茶、米茶,极言其细嫩。苞茶外形黄绿完整,短而壮实,茶叶上有一层细细的茸毛;内质香气清高;叶底绿中呈黄,茶汤清澈明亮。冲泡时由于重心远离芽尖,偏重在基部一端,所以芽尖向上,看起来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兰花,浮沉于清澈明亮的茶汁中,犹如玉笔凌风,十分好看。以外形独特,品质优异、香气清幽而著称。 长兴的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也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的顾渚山一带,属绿茶类,是浙江传统名茶。由于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顾渚山坐落于长兴西北,东滨太湖,三面山峦连绵,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清泉长流,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生产紫笋茶创造了最理想条件。 顾渚紫笋茶于每年的清明至谷雨期采摘,摘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芽。鲜叶采回后,需经5—6小时摊放,待含水量降至72%左右、发出清香时炒制。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极品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嫩叶稍展,形似兰花。该茶系半炒烘类型,既用锅炒,又用烘焙,因而外形紧结,又较完整。香气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而回味甘甜。上好的紫笋茶冲泡时,选用当地优质的紫砂壶,茶汤色泽碧绿,味道甘鲜清爽,味道隐约含有兰花之香。 景宁的金奖惠明茶 该茶生产始于唐代,因交通闭塞,知者甚鲜;清咸丰年间,始渐有名气,是浙江传统名茶,古称“白茶”,又称景宁惠明,简称惠明茶。产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的惠明村。因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而取名。茶园多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上,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 该县位于浙南,瓯江上游,属山区及半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7。6℃,年均降水量1868毫米,无霜期达268天。土壤以酸性砂质黄壤土及香灰土为主,土质而润泽。山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弥漫。尤以惠明寺及际头村两地居赤木山山腰,海拔约六七百米,所产茶叶最佳。 制作惠明茶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制作时先将芽叶于铜锅中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搓揉,然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缩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汤色清澈明绿。 乐清的雁荡毛峰 亦称雁荡云雾茶、龙湫茗、白云茶。产于乐清市东北境雁荡山的龙湫背、斗室洞和雁湖岗一带。该茶在宋代已驰誉国内,明代列为贡品。特色是:条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洁净,叶底嫩匀成朵,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天目山的天目青顶 天目山区产茶历史悠久,是我国的古老茶区之一。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至明代,有茶人著书将天目青顶与龙井茶等六个茶品同列为佳品。据明万历年间的《临安县志》记载:"云雾茶出天目,各乡俱产,唯天目山者最佳。"后因战乱,失传。20世纪80年代,经当地政府的努力,天目青顶得以重新扬名,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文化名茶"称号。(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天目茶成品外形紧结略扁,形似雀舌,叶质肥厚,银毫显著,色泽深绿,油润有光;冲泡后,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诗僧皎然在品饮天目青顶茶后,赞曰:"头茶之香远胜龙井"。天目青顶制作工艺精细,原料上乘,是色、香、味俱全的茶中佳品,远销荷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普沱的佛茶 普陀佛茶是舟山的传统特产之一,生长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而得名。 普陀佛茶仿江苏碧螺春之形,其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开,更是茶香浓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之感。 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记载,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遂以其独特的风味而享有盛名。据史籍记载,普陀佛茶不仅有清心提神之功能,且可以治病。《普陀山志》云:雨前采制的佛茶,用当地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 淳安的大方 淳安大方茶亦称“拷方”。是主产浙江淳安唐村和临安顺溪的扁形炒青绿茶。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五代史称:“乾化五年(915)十二月,两浙进大方茶两万斤。”经杀青、揉捻、炒干制成。扁平挺直,但较龙井茶长大,色泽绿润,香气浓锐有栗香。主销东北、华北、山东等地。 千岛玉叶 千岛湖是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淳安名茶千岛玉叶就产于风光秀美的千岛湖畔。1982年,千岛湖林场茶叶研制人员在鸠坑良种的基础上,结合西湖龙井的工艺创制开发了千岛玉叶。1983年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品尝此茶后,欣然亲笔为其题名:千岛玉叶。 千岛玉叶的产地——千岛湖上,烟波浩渺,风景秀丽,空气湿润,气候凉爽。秀美的风光形成了品质优异、外形"俊俏"的好茶——千岛玉叶。千岛玉叶月白新毫,翠绿如水,细小可爱,容颜"娇好"。成品茶外形扁平挺直,绿翠显毫;内质清香持久,滋味浓醇带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嫩硕壮,匀齐成朵。 鸠坑毛尖 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该县隋代为新安县,属睦州(今建德),故又称睦州鸠坑茶。历史上为贡茶,文献上有“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记载。它分特一、二、 三级和普通一、二等。清明前后采制特一毛尖茶,青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准。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 东阳的东白春芽 因产于东阳最高峰——-海拔1193。6米的东白山,故名。据古籍记载,东白茶在唐代即闻名于世,至明代则列为贡品。东白茶有东白毛尖、东白春芽、东白顶芽三个不同名号。它们的共同特色是:芽叶肥壮,芽毫显露,色泽嫩翠,滋味鲜醇,香气清新,叶底黄嫩匀齐,汤色清澈明净。春芽绿叶镶金边,带兰花香;顶芽叶形挺秀,茸毛明显,伴有兰花香,回味持久。东白春芽经生化分析,内质可与西湖龙井相媲美,1989年被授予"浙江省一类名茶"称号,东白顶芽曾获省名茶优质奖状。 桐庐的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产于浙江省桐庐县歌舞乡。相传伍子胥曾避难到此,他十分喜欢歌舞,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歌舞乡。境内有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树遍布岩缝石壁之中,相传是由神仙撒籽播种的。应用这种鲜嫩的茶树芽叶,精心制作之茶,品质特好,味甘香幽。宋朝赵构皇帝建都临安(今杭州)时,朝臣曾将此茶进贡朝廷,赵构饮后,顿觉爽心悦目,下旨把这“飘溢香兰花香味”的好茶,每年进贡,并封生产此茶的歌舞乡直坞山为宋家山。 天尊贡芽系用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经鲜叶摊放、杀青、轻揉、初焙、摊凉、复焙等六道工序。制作特点是: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焙香,将传统制法与新的加工技术融于一体,使成品形质兼美,堪称珍品。此茶冲泡后,嫩芽朵朵,状如雀舌;香气清高持久;外形亦十分美观,形似寿眉,银毫披露,绿中透翠,汤色绿而明亮。 余姚的瀑布茶 余姚瀑布茶又称余姚仙茗、香茗,为浙江省的历史名茶。外形紧密,苗秀略扁,色泽绿润,香气清鲜,滋味鲜醇,汤色绿二明亮,叶底嫩匀成朵。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余姚用大茶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品质特优,称之仙茗。据宋《嘉泰会稽山志》 (1201~1204年)载:“会稽茶唯卧龙与日铸相亚,其次余姚之化安瀑布茶。” 余姚瀑布茶,产自白水冲和产安化山。白水冲瀑布茶始产于汉,盛产于唐,即陆羽命名过的“瀑布仙茗”,因茶树根植于山上香灰土中,吸瀑布水气,制成的茶叶色如翡翠,香高形美,品质特优。 绍兴的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又名“日铸茶”、“日注茶”。产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山麓王化乡的日铸岭,日铸岭下分上祝和下祝两个自然村,下祝村御茶湾所产的日铸雪芽,味醇香异,为日铸茶的绝品。其地古木交荫,野竹丛生。该茶经开水冲泡后,雪芽直竖,茶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兰似雪,故又称“兰雪”。 安吉的白片 安吉白片为安吉著名特产-绿茶。安吉白片主产于安吉县的山河乡,茶园地处高山深谷,早晚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再加上茶农精心的生产管理,使得安吉白片茶成为珍贵的茶叶珍品,连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白片外形“条索挺直略扁平,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冲泡后清香持久,滋味鲜甜;汤色清澈明亮,牙叶朵朵可辨。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和杭州国际茶文化优秀奖 。 金华的双龙银针 浙江名茶,产于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和冰湖洞上的北山林场。该茶创制于新中国建立后的80年代。特征是:条索紧直,形似银针,色绿,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清流,叶论著嫩匀、硕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鲜。在全省名茶评比会上,以形质兼优的特色荣获省级一类名茶证书。 开化的龙顶 开化龙顶是浙江新开发的优质名茶之一,简称龙顶。产于开化县齐溪镇的大龙村、苏庄乡的石耳山、溪口乡的白云山等地。 浙江省开化县城北齐溪镇海拔1193米的大龙村、苏庄1260米的石耳山,溪口1450米的白云山。茶区地势高峻,山峰耸叠,溪水环绕,气候温和,地力肥沃。“兰花遍地开,云雾常年润”,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清明至谷雨前,选用长叶形、发芽早、色深绿、多茸毛、叶质柔厚的鲜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干至茸毛略呈白色100℃斜锅炒至显毫-烘至足干而成。 该茶创制于新中国建立后的50年代,一度产制中断,从1957年开始研制,1979年恢复生产,并成为浙江名茶中一枝新秀。经过不断改进,品质逐步提高,龙顶茶壮芽显毫,形似青龙盘白云,沸水冲泡后,芽尖竖立,如幽兰绽开,汤色清澈明亮,味爽清新,齿留遗香,冲泡三次,仍有韵味。成品色泽翠绿多毫,条索紧直苗秀;香气清高持久,具花香,滋味鲜爽浓醇,汤色清澈嫩绿;叶底成朵明亮。 余杭的径山茶 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法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即今径山茶是也”;又据《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 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内质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 成朵。径山茶的制作工艺要点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微型揉捻、竹笼烘焙,密封贮藏。 遂昌的银猴 遂昌银猴为浙江省新创的优质名茶。因形弓弯似猴,身披银毫而得名,80年代初期创制,1985年荣获农业部优质奖杯,1986年在省名茶评比会上名列前茅。银猴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其炒制工艺分杀青,搓揉,干燥三道工序。银猴茶的品质特点是芽叶肥壮,弓弯似猴,身披银毫,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匀整成朵明亮,经饮耐泡。(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盘安的云峰 磐安云峰古称“婺州东白”,产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一带。“婺州东白”,相传为晋代道士许逊研制。20世纪70年代末,磐安云峰秉承“婺州东白”的加工工艺,试制成功,1985年正式定名为磐安云峰。 外形细紧匀直,色泽翠绿光润;汤色绿翠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具有“三绿一香”的品质特征。 江山的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原名“仙霞化龙”,是绿茶中的又一名茶。江山绿牡丹产于浙江省江山市境内仙霞岭山麓的裴家地、龙井等地。仙霞山绵亘于浙闽边界上,仙霞岭主峰独龙岗在县城以南百余里,这里海拔高达1503米,方圆百里,远山近岭,层峦叠翠,高山深谷,接岫连峰,云山交融,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浓雾弥漫,慢射光朵,年均气温在17摄士度左右,无霜期为256天左右,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左右。这里不仅气候温和,土壤也十分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自古即为产茶的胜地。 江山绿牡丹的芽叶萌发早,芽肥叶厚,持嫩性强,因此当地茶农有旱采嫩叶的习惯,一般于清明前几天或谷雨前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的嫩芽。 历史:古称“仙霞茶”,早年就名扬天下,北宋苏东坡有诗誉“色香味”三绝,称其“奇茗极精”;明朝正德皇帝命其为“绿茗”,为皇帝亲沾御茶;现为中国名茶。 品质:条索挺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纯天然,无公害。 松阳的银猴 松阳银猴因条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如银而得名,为浙江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产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南山区。有银猴山兰、银猴龙剑、银猴白茶、银猴香茶等名茶系列,品质优异,饮之心旷神怡,回味无穷,被誉为“茶中瑰宝”。2007年4月26日,首批松阳银猴白茶启运北京,标志着松阳银猴白茶正式成为国务院会议、接待指定用茶。2012年,松阳银猴名优茶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目前松阳银猴是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经营力品牌,品牌价值达13。09亿元,先后获“中华文化名茶”、“华东十大名茶”、“浙江十大名茶”等产业品牌称号,其中银猴白茶成为国务院紫光阁接待指定用茶。 仙居的碧绿 仙居碧绿堪称茶中圣品。仙居碧绿产于海拔千米、生态环境极佳的仙居苗辽林场,是浙江省的资深名茶。 碧绿以高山无污染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精制而成,茶色翠绿,香醇可口、清苦回甜。据记载和现代研究:碧绿含黄酮、氨基酸、维生素、硒等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减肥等作用,还有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功能等作用,是理想的保健茶。 泰顺的香菇寮白毫 产于浙南泰顺县彭溪乡香菇寮村,是浙江传统名茶。茶牙肥壮,茸毛密面,色白如银,汤色清碧,呈浅杏绿色,香气清幽,滋味鲜 爽适口。年产量约500公斤。 富阳的岩顶 岩顶云雾茶叶片阔秀长,且有白毛,每片叶子有筋络约18条,比一般茶叶多三五条。也因为云雾多、气温低,叶长质地坚实,炒制过程中,有些叶芽容易变黄,人们称为“金子片”。当时有人曾把“金子片”作为岩顶云雾茶的商标。岩顶茶长年沐浴在雾露之中,制成的绿茶,略带兰花清香。用开水冲泡,色泽翠绿而泛白光,味道很醇和。第三次冲泡跟第一次一样,色味不变,香醇可口,沁人心肺。据有关部门分析,岩顶云雾茶比一般茶叶含有更多的茶素、单宁、芳香油和维生素C、B、P,是健身益脾的好饮料。 浦江的春毫 浦江春毫选用国家级良种茶资源,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应用有机茶生产方式,利用单芽,采用四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具有紧卷披毫,细嫩翠绿,香气怡人,韵味无穷,滋味鲜爽甘醇,汤碧明亮,叶底匀净嫩绿之特征。沏茶初时,分两层直立于杯中,随后逐渐直立于杯底,其茶味品质独特。 宁海的望府银毫 望府银毫是新创制的良种名茶,产于宁波市宁海县望府楼茶场。茶叶银毫镶翠,满披茸毛,因种植于望府楼,故以地以形得名“望府银毫”,属于新创制的良种名茶。望府银毫外形肥壮、紧直、披毫,色泽绿翠光润,香气香高鲜纯,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肥嫩绿亮。 诸暨的西施银芽等 西施银芽产于诸暨市斯宅乡,这里位于诸暨与东阳两地交界的东白山麓,茶区海拔在250米以上,周围山峰连绵,终年云雾缭绕,流水潺潺,茶树饱经雨露滋润,适度光照,芽叶肥壮,内含物质丰富。鲜叶自然品质优越,通过精心加工,形成了优异的品质风格。西施银芽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挺秀绿翠,白毫披露,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肥壮嫩匀。当泡上一杯西施银芽时,茶叶在杯中浮沉有序,芽尖直立,象一朵朵兰花嫣然微笑,细细品尝,香高味鲜,顿觉心逸神舒。西施银芽是一种烘炒结合的高档名茶。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俞寿康先生评价西施银芽:“形似西施美容,质似王冕清高,烘炒璧玉结合,别出一格其窍。” 黄茶类 黄茶有温州黄汤 温州黄汤产于浙南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县,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所产为最好。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200余年。温州黄汤的品质特点是,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红茶类 红茶有杭州的九曲红梅 简称“九曲红”,也称“九曲乌龙”,浙江传统名茶之一,工夫红茶中的一种。产于西湖区周浦乡,已有近200年历史。西湖龙井与九曲红梅誉为西子湖畔茶品的“一红一绿”。 九曲红梅源于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因其色红香清如红梅,故称九曲红梅。据说太平天国期间,福建武夷农民向浙北迁徙,在大坞山一带落户,开荒种粮种茶,以谋生计。南来的农民中有的善制红茶,所制红茶为当时杭城茶行、茶号收购。附近农民相继仿制。大坞山茶农对茶叶的采制更加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特殊的红茶外形,品质大为提高,开始名扬于市。九曲红梅外形弯曲紧细如鱼钩,色泽乌润,以“细、黑、匀、曲”见长,汤色鲜亮红艳,滋味鲜爽可口,香气馥郁。其品质可与祁门红茶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