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雅致而富有仪式感的早茶文化

2021-05-14 20:16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中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赞叹:“泰州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如果想在泰州体验“尘世的幸福”,雅致、惬意的“早茶文化”绝不能少。10月14日一早,“家在江南”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泰州有名的古月楼餐馆,点一壶上好的龙井,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一笼蟹黄包,让味蕾游走于早茶文化的风味与情调,让身心浸润富有仪式感的古老文化,让记忆重拾徽商为泰州早茶文化和经济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 雅致而富有仪式感的早茶文化 漫步在泰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式餐铺饭馆。在土生土长的泰州大厨杜文云眼中,馆子有馆子的情调,小摊有小摊的风味,不变的是泰州人吃早茶的讲究。 泰州人的吃早茶与武汉人的“过早”不一样,前者喜欢把节奏放慢下来,在老街的茶楼里消磨时间。在古月楼,不少泰州当地人泡上一壶上好的龙井,一笼蟹黄包,再配上一盘烫干丝,一碗鱼汤面,谈生意、聊家常,这早茶要消磨到中午才算结束。 “原先的茶馆只售卖清茶的单一经营,逐步演绎成如今的干丝、点心、面食等多个品种的融合。”古月楼餐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艳阳介绍,清早出门,邀上三五好友往茶馆一坐,喝着香醇的清茶,品着各式美味,一天的生活惬意生活就开始了。“当下,不少茶馆充分展现着泰州雅致而富有仪式感的早茶文化,成为泰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也成为这座城市慢生活的符号。” 早茶搭配半个月不重样 康脾健胃的绝佳食膳尽在泰州早茶。杜文云说,在泰州,吃早茶可以半个月不重样。倘若一个游客,想把泰州好吃的早茶店和小摊儿都吃个遍,他怕是要在这儿呆上半个月。“烫干丝、干拌面、鱼汤面、牛肉面、饺子、包子、饭团、鸡蛋饼……做个泰州人真幸福,光早茶就能挑到眼花缭乱。” 泰州人早茶文化中最不可或缺的当属——“烫干丝”了。据介绍,烫干丝,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道:“将豆腐干切丝极细,以虾籽、虾油(酱油)拌之。”泰州的烫干丝清淡可口,口感滑嫩,烫干丝成了泰州早茶最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记者留意到,早茶时间,在泰州街头巷尾,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无论是悠哉的游客还是匆忙的上班族,几乎都会买一碗烫干丝,坐下来细细品尝。 “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既然作为三餐之冠,泰州人自然是马虎不得。”胡艳阳表示,很多泰州人都认为:早餐吃得顺心惬意,一天的元气都是满格的,干劲儿也就来了。 徽商也是泰州早茶文化的传承者 “历史上,苏中很多地方有吃早茶的习俗,如今保存这一种传统习俗的地方已不多。”泰州市文联原主席、文史专家陆镇余说,受经商环境等因素影响,泰州将早茶习俗继承下来,根植民间,融于生活。尽管城市不断发展变化,但一代代泰州人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早茶文化凝聚了泰州人的生活态度、凝聚了泰州美食的人情味。 “历史上,在泰州闯荡的徽籍商人别称叫‘徽泰郎’,他们也是泰州早茶文化的融入者和传承者,为泰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陆镇余介绍,这些徽商将安徽的茶叶带到泰州交易,成为当地商业的重要帮派。他们艰苦创业,致富后造福地方,泰州有名的胡源泰、洪永兴、程茂泰茶庄皆是由徽商经营。当地的茶馆、摊铺更成为徽商品早茶、谈生意的理想去处。“清道光二年(1822年),‘徽泰郎’还在泰州建立用于议事之所的新安会馆,为泰州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又陆续有徽商来泰,他们发扬老一辈徽商精神,视泰州为故乡,取得了新的辉煌。”陆镇余说,旧时徽商集中在泰州西坝口附近开设店铺,如今在泰州文化旅游胜地——泰州老街落户经营,旨在继承先辈徽商精神,弘扬徽泰优秀文化,为四海宾客打造体验徽泰名品的优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