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8:26
1、简单说明一下茶叶是如何分类的?
>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绿茶:不发酵的茶;黄茶:微发酵的茶;白茶:轻度发酵的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红茶:全发酵的茶;黑茶:后发酵的茶。
>以季节分类:
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
以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从世界上来看,以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的是白茶。
2、茶叶含有什么基本成分,有些什么功效?
>基本成分:
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
>功效:
(1)少睡 (2)安神 (3)明目 (4)清头目 (5)止渴生津 (6)清热 (7)消暑 (8)解毒 (9)消食(10)醒酒 (11)减肥 (12)下气 (13)利水 (14)通便 (15)治痢 (16)去痰 (17)祛风解表 (18)坚齿 (19)治心痛 (20)疗疮治瘘 (21)疗饥 (22)益气力 (23)延年益寿
3、茶树是如何分类的?
>茶树按叶形大小分类:
大叶种、中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大叶茶)和小叶种(小叶茶)是区别栽培茶叶品种中叶片大小的通俗称呼。叶片大小取新梢基部以上第二三叶位的定型叶,凡叶面积>50cm2为特大叶、28cm2——50cm2属大叶、14cm2——28cm2称中叶,而
4、什么叫做云南大叶种?
云南大叶种茶树是在云南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衍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栽培品种。根据分枝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乔木、小乔木等类型。乔木型植株高大,分枝部位明显,有明显主干;而小乔木型茶树,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按分枝部位不同,茶树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自然生长的乔木茶树多为半开展状。
云南大叶种茶树,由于顶端生长优势明显,自然生长的茶树分枝呈单轴分枝,从叶片的大小来看,定型成熟叶片的面积一般大于40cm2。大叶种茶树春芽萌发期在早春,育芽力强,发芽密度中等,芽叶肥壮,色黄绿,茸毛特多,持嫩性强,一芽二叶百芽重平均153.2g。盛花期在10月上旬,结实率低,芽叶产量高,且内含物质丰富。
5、云南大叶种的种植优势在哪里?
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中的47个种和3个变种中,中国就有35个种和3变种,其中云南独有的有26个种和2个变种。云南省有地方茶树品种199个,其中有性系良种153个,无性系良种49个,有5个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14个省级良种(云抗43号、长叶白毫、云抗27号、云抗37号、云选九号、73——8号、73——11号、76——38号、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云瑰、云梅、矮丰)。
云南是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好地方。全省茶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南部高原山区,多数分布于1000―2100米的高海拔地带。这些区域远离污染源,植被状况和生态环境好,既有利于茶树生长,又不易发生病虫害,而且,有大量的益虫益鸟,茶叶病虫害难以大面积蔓延。
6、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11个州,75个县,639个乡)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7、国家是如何规定普洱茶原料产地分布的?
2008年6月17日,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GB/T22111-2008),国家标准对普洱茶定义的表述中,明确划定了普洱茶的地理范围,包括其原料生产地范围和加工地范围。这一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特指“云南境内适合云南大叶种茶栽培和普洱茶加工的区域,为北纬21°10′—21°22′,东经97°31′—105°38′的区域,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等11个州市、75个县(市、区)63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8.普洱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普洱茶既不是绿茶也不是红茶。虽然从汤色上看,'生普洱'的汤色和绿茶的汤色相似,'熟普洱'的汤色和红茶相似,但因普洱茶的本质特点(自然转化、越陈越香、可以长期存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实用功效)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与六大茶类各不相同,因此将普洱茶定为特种茶。
9.普洱茶属于我国十大名茶吗?
是的,普洱茶作为茶的始祖,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不仅成为了我国的名茶,还因它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丰富的健康功效,赢得了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国家和地区饮茶爱好者的赞誉,所以说普洱茶还是世界名茶。
10、什么是普洱茶(生),什么是普洱茶(熟)?
普洱茶按照制程的不同,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有益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醇滑、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
11.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区分生熟普洱一般从外观的颜色、口感、汤色、叶底等方面来区分。
名称:
生普洱(一般十年以下);熟普洱
外观:
条索匀称,颜色是墨绿色,香味是清香;条索紧密、颜色是深褐色,香味是熟香
口感:
苦涩、回甘、生津、唇齿之间留有清香、樟香;甘甜、滑厚、细柔,上好的熟茶还含有陈香、参香、枣香等口感丰富。
汤色:
桔黄色、浅红色、晶莹透亮;褐红色、暗栗色、红浓剔透
叶底:
淡青色或栗色充满鲜活性;暗栗或黑色,没有鲜活性。
12.生、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有区别吗?
生、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根本不同的。生普洱茶传统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晒干后进而压制成各种紧压茶,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一般的茶厂只要保证原料的品质和能将各茶山的茶菁按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拼配即可生产。而熟普洱茶则不然。
简单的讲,熟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就是: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压制成品-干燥脱水。但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是极高的,除温度湿度要求外,它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熟普洱茶的工艺技术是茶厂的核心机密。目前能批量生产优质熟茶的厂家及少。
13、生茶放多久才能好喝?
茶友的经验之谈,生茶要达到好喝的口感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
新制生茶口感猛烈,大多数人不敢多喝,都将其储放若干年待茶汤变得顺滑、醇厚再品饮。至于储放多少年才开始好喝,很难给出统一回答,一般储放5年已经不同于当初,但要达到好喝的口感可能至少需要8年或更多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时间,其他因素,诸如温度、湿度、存放环境、包装状况等等,同样影响生茶的转化。就同一饼茶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存在南方的就比存在北方有更多的变化,汤色更趋于红亮,口感也更好。实践中发现饼茶的外包装是否透气,对后发酵的影响也很大。
面对当前普洱茶市场,陈放了几年的生茶都很难得,茶友不妨以5年为一个阶梯,新制生茶喝一点,掌握味道,自己也存一些,然后从陈期5年的生茶开始喝,渐次上升,逐步感受。虽然几年之内的生茶口感距离醇和还有距离,但可以用熟茶弥补陈化生茶的断档,基本上就有好喝的普洱茶了。
14、熟茶能存吗?
经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上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熟茶采用了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加速了晒青毛茶的发酵时间,提前获得了可以当即品饮的顺滑而醇厚的茶汤。但由于是人为提速,难免透支了茶叶的内含物质,不像生茶经自然而干净的陈化那样,能够得到纯正的陈年茶品。
虽然如此,熟茶除了可以随时饮用之外,和生茶一样,也是可以陈放的。新制熟茶的燥火味和渥堆味会逐渐消失,口感会越来越顺滑,汤水更甜,香气也会变得比原来好,沉稳而持久。储放的熟茶在口感上的改善虽不如生茶明显,但仍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熟茶的转化结果也会因存放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说来,存放5年的熟茶已经很不错了。
15、生茶陈化的上限?
对于生茶陈化的期限,目前看法并不统一,有的说生茶陈化上限为50年,有的说是100年。
学界就目前普洱茶存放时间的上限问题各抒已见,仍未有定论,一些结论也是基于实践得出的,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存放,就存在期限,存期过长,茶叶内含物质氧化殆尽,就失去了饮用价值。
然而有痴迷者对陈放百多年老茶的口感赞不绝口,盛赞其“无味之味方是至味”,俨然已经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地。
当然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不会有人将生茶存放50年乃至100年之后再来品饮,一般存个十年十几年,已经是很好的茶品了,所以这个存放的时间限度问题可以忽略。
16、生茶放久了就变成熟茶了吗?
生茶放久了会变成“陈茶”“老茶”,永远都不会变成熟茶。
目前普洱茶界关于“生茶”“熟茶”的定义十分详细,二者的制作工艺各有差别,成品茶在汤色、口感和叶底上差别明显,在后期储放中,茶品的转化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生茶不会因为存放久了就变成熟茶。
究其根本差别,熟茶是用晒青毛茶经过发酵制成,这种发酵属于人工发酵;而生茶在储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后发酵,是自然发酵。因此生茶就是生茶,熟茶就是熟茶,生茶放久了虽然会转化,变成陈茶或老茶,但是永远不会变成熟茶。
即使生茶在后期储放过程中经过人为入仓—— 一种类似熟茶发酵制作手法,但制作出的茶品仍旧和熟茶有明显不同。
17.普洱茶是如何分级的?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8.普洱茶级别越高,越好喝吗?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的讲,首先人与人的喜好是各不相同的。普洱茶级次不同,口感也不一样。级次高的茶口感细腻、滑润,属温柔型,级次低些的茶则往往茶气足,有股子霸气,属粗旷型。其次,由于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存放时间长的级次低的茶就要比级次高的新茶好喝,价格也要贵的多。
19.普洱茶的级别不同功效上有什幺区别?
如果同一类的茶树,如都是乔木茶树主要是口感不同,所含成分及含量基本是一样的,功效也相同。
20.普洱茶饼号为7576、8586、7436等各代表什么?
由于普洱茶品种繁多,其不同年代不同配方生产的茶品又各有不同,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70年代初由云南省土畜产公司进行了编号。开头的前两位数字代表个产茶地区茶品的麦号,第三位数字代表茶菁配方,末尾数字代表茶厂。如:7576,75代表勐海茶区,7代表第7号茶菁配方,6代表福海茶厂。
21、什么是台地茶?乔木茶?
人们习惯上将台阶型种植饼修建平整的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的成为茶园茶、台地茶或灌木茶。这类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原来是乔木型,甚至是百年古树茶,后来在茶园改造时被矮化。第二种是20世纪50-70年代用茶籽繁殖的。第三种是近年用扦插技术繁殖的。
就植物学分类而言,不论是乔木茶还是台地茶都属于乔木。但人们习惯上把茶树高度较高且树龄较长的茶树所产茶叶称为乔木茶。
22.什么是“乔木”、“灌木”,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普洱茶有乔木和灌木之分。一般而言,乔木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大树,它高大、粗壮,树高3-10米,树龄在500-1000年以上,树叶长20多厘米,叶宽10多厘米,叶片厚,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以上地区,那里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腐质层厚度达数米,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呈原始生态状,由于和其它树木如樟树、参树等混合生长,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天然抗虫害能力,不需打药施肥,内含物质极为丰富,且经久耐泡,但是产量少,价格高。而灌木呈树丛状,主茎不发达,丛生、矮小,树高1米左右、树龄3-40年,叶长7厘米左右,叶宽4厘米左右,叶片薄,一般种植在海拔几百米-1000米的地区,呈单一品种成片集中种植,无天然抗虫害的能力,土地相对有机物含量低,需人工施肥,目前推广种植的均是这个品种。
23.乔木茶树有那些品种?
据植物研究专家证明,云南的乔木茶树有四个变种:皋芦变种,德宏变种,云南变种,白毛茶变种。以叶种区分:有乔木大叶、乔木中叶、乔木小叶三个品种。
24.乔木茶树的生长环境有何要求?
茶树属于酸性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比较敏感,宜于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4.5-6.5为适宜。茶树喜湿爱暖,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20-25度,日平均温度低于10度或高于35度的地区都不宜种植茶树。西双版纳地区在海拔800-1800米之间,高山雾多,雨水充足,年降雨水量1300-1800毫米,生态系统完整,正是因为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才使普洱茶具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口感和健康功效及收藏价值。
25、什么是老树茶?古树茶?
在乔木茶中,人们习惯将栽培时间较长的称为乔木古树茶,相对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栽培时间短的,被称为老树茶,目前古树茶并没有学术性的标准。澜沧古茶公司对老树茶定义是树龄介于60-150年的茶树;古树茶则为150年以上的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