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8:29
不是这样。越陈越香的出处就是指熟茶。
认为熟茶存放没有意义的说法来源于认知问题,就好比井底下的青蛙认为天就井口那么大,是它的认知只有那么大,不代表天只有那么大!
这不足为奇,我抽烟就这个认知水平,中华和大前门一个味道。
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普洱茶专指熟茶,有意了解者可以参阅92年出版的《云南省茶叶公司誌》,这本书出版量不大,但网上可以很便宜买到它的复印本,很有参考价值。书中所有出现“普洱茶”三个字的内涵,只包括现在说的熟茶,当时没有普洱茶生茶这个概念。
把越陈越香这个概念引入普洱茶,大概是在1978年,之前并没有这个说法,包括进贡清宫的普洱茶(这一部分可以参看我写的《普洱茶贡茶解析》),而78年省公司的一次会议,把越陈越香作为普洱茶——专指熟茶的品质特征写入产品说明。
所以我认为越陈越香的出处是熟茶。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熟茶的存放没有意义?我的理解是出于这些人对熟茶的不了解,所以他们认为没意义。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哪些是适口的普洱茶该有的味道呢?
1、甜:甜是普洱茶品茗者所梦寐以求的。经过长期陈化,普洱茶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出甜的味道。
上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明显。茶中的淡然甜意清雅且对健康无害,与浓糖的甜腻有所区别,如以生茶茶菁制造成的普洱茶品,其茶汤中的甜味纯正清雅,也最能代表普洱茶的真性,淡然而悠然,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2、苦:苦本是茶的原味,普洱茶之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的效果。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3、涩: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多年的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来得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
4、酸、水: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普洱茶品茗时当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带酸味的普洱茶,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而水味带给人稀弱败坏而不新鲜的感觉,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品者所排斥接受的。
5、无味:大多数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最极品的味道。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保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能体会到如此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是唯普洱茶独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