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物理性状的差别,树冠的区别,大叶种茶树与中

2021-01-04 18:07

大叶种茶树与中小叶种茶树到底有何区别呢? 1、树冠的区别 大叶种多乔木型是指树身高大,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小叶种没有明显的主干,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成熟植株在3m以下。植物学有一句俗语,即树有多高,根有多深。茶树根系在土壤延展的宽度与深度很大程度与树的高度成正比。根系延展越深,获取土壤营养不同。 2、物理性状的差别 大叶种叶子角质层厚度一般为2μm-4μm,栅栏组织只有一层细胞,海绵组织较厚,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为1:2。而中小叶种叶子角质层厚度在4μm-8μm左右,栅栏组织含有2-3层细胞,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为1:1。 3、内含物质的差别 茶学教科书中的观点认为,因为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物理性状的差别,决定了大叶种茶类脂物质较低,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而中小叶种类脂物质含量较高,多酚类物质含量较低。类脂物质含量高的茶基本表现在茶叶香气上。 换句话说,是香气表达比较充分和富有特色,好的中小叶种制作的绿茶一定具有香高、味醇的特点。但是,又因为它多酚类物质含量少,决定它总体内含物质偏低,就有了绿茶不耐泡的弱点。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绿茶内含物质很多是脂溶性的物质,不溶于水,水溶性物质偏少。 所以,中小叶种只适应制作绿茶。需要说明的是,福建茶区的树种也是中小叶种,但由于加工过程中采用了轻发酵的工艺,使脂类物质降解,多酚类物质含量有所增加,不仅香高味醇,耐泡度也高于绿茶,其代表性的茶类就是乌龙茶系列。 大叶种茶因为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其产生大量的衍生物与化合物,内含物质远高于中小叶种,耐泡程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大叶种茶更适合制作发酵类的茶叶,如普洱茶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