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18:06
黄茶
黄茶的主要加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技术起始明代公元1570年左右,是古代既绿茶后出现最早的六大茶类,茶品具有“黄叶黄汤”的品质特征。黄茶按外形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茶是六大茶类中产量、品种最为少的一种。
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产自四川雅安蒙顶山,为历代贡品,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蒙顶黄芽为以一芽一叶为原料,采用“包黄”工艺,包黄是指:将杀青后的茶芽用草纸包裹悶黄,反复3次后烘培至干。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自湖南洞庭君山,属黄芽茶。
采用类似蒙顶黄芽“包黄”的工艺,三次包炒,制成的成品茶。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冲泡后,茶芽在水中三起三落,为典型的观赏茶。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产自浙江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县市,属黄小茶。
平阳黄汤茶,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为主要特点。
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茶类。青茶大多具备鲜、醇、香的特点。
青茶的主要加工工艺为做青(摇青、摊青)。做青的程度决定了青茶发酵程度,是决定青茶香气、口感、韵味等品质的重要环节。
图为岩茶摇青后的样子
青茶按产地可分为四类:台湾乌龙、广东乌龙、闽南乌龙、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代表铁观音传为乾隆赐名,后人以“沉重如铁,美赛观音”来称赞铁观音。
铁观音主产福建安溪,成品依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等三大类型。
清香型口感比较清淡、舌尖略带微甜,由于发酵程度比较低,胃不好的人建议少饮。
浓香型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点。
陈香型俗称老茶或熟茶,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再加工而成,具有“厚、醇、润、软”等特点。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
闽北乌龙
福建北部武夷山区所产的乌龙茶统称为“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品种繁多,有一千多种;其中最出名的为大红袍、肉桂、水仙;其次为半天妖、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岩茶多数茶树品种名就为茶名。
武夷岩茶按照生长地分为正岩、半岩、周岩。正岩茶为武夷山中心风景区范围内;半岩指除了正岩以外的武夷山风景区,而洲茶则是公路两边、溪流两岸的平地所产的茶。
武夷岩茶特有“岩骨花香”。岩骨”俗称“岩石味”,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花香”主要因茶树品种的本香和加工工艺形成的香气。“岩骨花香”是很多爱好岩茶者所追求的味道。
品武夷岩茶注重“香清甘活”,最早由清代静参提出,他把武夷茶分为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在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
茶友评论武夷岩茶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肉桂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武夷水仙冲泡后香含兰花叶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
凤凰单丛
广东潮安凤凰山区茶树群体于1956年被正式定名为“凤凰水仙·华茶17号”。是唯一“单株采制”的大茶树品种。
常见凤凰单丛香型
凤凰水仙采用有性繁殖,迄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水仙群体品种繁多,经过前人的观察筛选,从中培育出许多品种特异、自然花香浓郁、且品味风格迥异的不同单株凤凰单从品种。
台湾乌龙
台湾茶树栽培最早起于清嘉庆十五年,20世纪70年代冻顶乌龙在台湾逐渐兴盛。台湾乌龙茶一般分为轻萎调(失重8%至12%)和重萎调(失重13%至25%),前者有条形和半球形包种茶、球形乌龙茶;后者有膨风乌龙,也称东方美人。
台湾乌龙茶品种丰富多彩。著称于世的高山茶具有独特的高山风韵,汤色明亮清澈、橙黄;文山包种茶主产于台北县文山地区以香、浓、醇、韵、美著称。
黑茶
黑茶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
黑茶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边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黑茶茯砖
黑茶中的金花是最具代表的标志。金花是一种学名为“冠突散囊菌”的黄色颗粒状菌体。一般存在于黑茶中的茯砖茶内。
茯砖茶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发花”处理,金花普遍、茂盛、颗粒大、色泽鲜艳、呈金黄色,不含杂菌,是茯砖茶的重要品质要求。“金花”生长好的茶滋味醇和,没有苦涩味或少有苦涩味,更能去油腻,利消化。
普洱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
普洱茶以茶树年代区分为古茶、老茶、新茶等。古茶泛指以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所制作的茶;老茶则是以树龄三十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主;新茶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或者也称为台地茶。
普洱茶主产区分为三个板块——西双版纳茶区、临沧产区和思茅茶区。
西双版纳茶区分要分为两大板块勐海和易武。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
临沧产区是云南产茶最多的茶区,以勐库、邦东、凤庆等地最为出。临沧茶香气较好、涩味较重而苦轻微。近年市场上最为出名冰岛和昔归就在临沧。
思茅茶区(普洱市),产量大、味道偏苦涩。较为有名的有澜沧县景迈山古茶园、镇沅县千家寨古茶园、景谷大白茶等。
普洱茶陳期的三个主要年代:
1、1950年之前--這個時期稱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號、同興貢餅、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通常都有一張糯米紙,印上名稱,就是"內飛"。
2、1950年~1968年--所謂"印級茶品",也就是包裝紙上,"茶"字以不同顏色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3、1968年之後--此時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號,改由各茶廠自行生產,統稱"雲南七子餅"。如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存放和饮用:
一年以内的普洱熟茶因渥堆过程带来的“火气”较重所以不适宜饮用;
二到五年的普洱熟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和,甜度较高;
六到十年的普洱熟茶;品质日趋稳定、滋味香甜可口、茶性温和,比较适宜饮用。
三年以内的普洱生茶茶性较为寒凉,刺激性较强;茶汤浅黄、黄绿,内含物总量丰富、多酚类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