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4:31
1,猴魁红丝线
这不是猴魁品质特征,而是工艺普遍缺陷特征,因为猴魁杆肥叶长,所以杀青有时候有可能杀不透,还保留一定的氧化酶活性,导致红梗红叶红叶的情况出现,这才是红丝线的本质。
到现在还有很多卖茶的不懂红丝线是什么意思,大张旗鼓宣传这个缺点
2,红茶陈茶品质好吗?
其实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红茶陈茶,你别听忽悠所谓的陈红茶多好,红茶从理论上来说基本就是一两年内的最佳品饮性质,时间长的,都是没卖完剩下的。再说中小叶种红茶,本身就是内质稍薄,鲜爽醇甜优雅一路的,也没什么资本谈转化。
3,杀青高温破坏维生素C
其实,绿茶制作完成后维生素C是可以大量保留的,很多人喜欢用杀青温度来举例说维生素C会被破坏,其实是错的。首先杀青桶两百多度的温度传导到叶温也就八十多度,此外,茶叶加工因为摊放等原因,PH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护维生素C。
至于维生素E,那就更没问题了,热稳定性化学物物质,到无氧环境下加热到200度仍然能保持住稳定。
4,乌龙茶和青茶
不知道算不算这是一个习惯性的口误吧,其实根据陈椽教授早就说过,乌龙茶和青茶不能混用,乌龙茶主要指代的是茶树品种,而青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六大茶类的分法。
5,茶叶叶片是闭合脉
这个特点在其他植物中比较少见,就是茶叶看下示意图。茶叶的脉络是闭合的,正好这个特征在其他植物中比较少见。
6,碧螺春的果香是因为果树间种
这个其实跟果树间种一点关系都没有,首先我个人并没有在大部分的碧螺春中喝出来特别明显的果香,少部分出现果香的碧螺春,也并没有出现果香有多么特别。
7,专家说茶叶中有那么多好处?为什么又有人总说没用?
细胞学实验跟医学实验的茶具,专家说的茶多酚抗氧化,茶中多糖抗衰老等等都是建立在细胞学的基础上。对于长期饮茶在医学或者人体对照实验上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确切的来说喝茶减肥啊,降血压什么的具体功效都还没有特别清楚。但是饮茶对人体保健功效也不需要质疑。
8,绿茶还有制作过程只要叶片不要茶芽的
在中国,绿茶是外形大过天的存在,其实安徽有一种绿茶,恰恰舍去了茶芽,叫做六安瓜片。采摘一芽二三叶,然后去芽去梗,在中国绿茶制作中独树一帜。
9,洗茶有用吗?
洗茶,泡茶过程中短短十秒左右的洗茶动作,无论对于脂溶性的农药残留,或者是茶果茶渣,或者是灰尘等杂质,都是不可能洗掉或者洗干净的。所以关于洗茶清洁这个角度,完全就是个笑话。
但是在茶艺角度,如果追求的快速出汤损失浓度的泡法,当然会对泡一些紧压茶或者珠形茶等有帮助。
但多说一句,茶汤不充分冲泡我认为都是有损风味的,我个人是实在受不了不管什么茶都拿功夫盖碗十几秒就出汤,更有甚者用喝绿茶都这么干,看着真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