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主页 > 茶知识 >

南宋时期,散茶大量兴起,散茶之所以会兴起的

2020-12-24 18:02

南宋时期,散茶大量兴起 茶叶的基本知识 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我国茶类生产,主要是以团茶和饼茶为主,但也有旋摘旋炒的炒青一类茶叶。因此,散茶是相对于团茶、饼茶或片茶这一类紧压茶而言的,其下有片甲、雀舌、麦粒等一类专名。至于芽茶,可以是散茶,也可以如毛文锡《茶谱》所说的蒙山“压膏露牙、不压膏露牙”和宣城用茗牙装面的小方饼——丫山阳坡横纹茶等一类的紧压茶。 在唐朝,散茶生产、消费的数量并不大,有关散茶的记述也不多。 直到宋特别是南宋以后,随着散茶生产的发展,史籍中才正式出现“片、散”两种茶叶花色。 到了元代,团茶、饼茶主要用作贡茶,民间一般只和散茶和末茶。尽管元朝的茶类生产已经转入以散茶为主,但因充贡的建茶扔是龙团凤饼,所以时人仍然有以团、饼为“天下第一茶”的传统印象。 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改进芽茶 茶叶的基本知识 等到了明朝初年,建宁贡茶还如宋朝所制的龙团凤饼等一类的紧压茶。朱元璋认为这样太“重劳民力”,因此下令“罢造龙团”,改造芽茶来求进。这一改革,从统治阶级的本意来说,意在通过轻徭薄赋等一些体恤民力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以稳定新政权。在客观上,对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芽茶、叶茶独兴 散茶,包括蒸青、末茶或炒青一类的茶叶。有些地方也把蒸青、炒青成为草茶。明朝所称的芽茶和叶茶,实际就是宋元所说的草茶。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芽茶、叶茶的独兴也可以称是过去草茶或散茶的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