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 20:11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史,而对茶叶的最早认识是基于药用的,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这里荼既是茶)[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茶叶用途不止局限在药用上,而逐渐发展成为饮料,对茶叶的方式也由嚼茶逐渐变成煮煎品茶。随着科技的发展,茶的保健和药用功能不断被证实,最近几十年,茶的药理功能机制逐渐被揭示,人们对茶的了解更加深入,因此本文从茶的化学成分的角度,对已发现的茶的药用和保健功能作简单的介绍,希望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茶。
茶是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rtze)芽叶加工而成的一种饮料,是山茶属(Camellia)植物[2]。现已从茶叶的提取物中发现600多种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有机化合物类为: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维生素、皂苷等,无机物类为:多种矿物质,如磷、钾、硫、镁等[3]。这些成分对人体有诸多方面的药理、生理调节以及营养保健作用,现按主要的物质组分述如下:
一、有机化合物类
1、茶多酚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复合物,约占茶干重的25%左右,是茶叶中30多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有很广的药用价值,是茶的主要药用成分。茶多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4类:儿茶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白素及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之一,占其总重的50%~70%,茶水的涩味及通常所说的茶垢均来源于它,现已被鉴定有六种,分别为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酸儿茶素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
其药用作用主要有以下及各方面:
1) 抗肿瘤效应:目前众多体外的细胞学实验和在体的动物实验均提示茶多酚对肝癌、鼻咽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在研究中发现,茶多酚除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之外,近年又发现茶多酚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效应,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有多种途径,张星海等人对其通过凋亡抗肿瘤的可能机制作了总结[5],有以下五个途径:
(1)调控拓扑异构酶的活性: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激活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茶多酚中的EGCG可以对蛋白激酶C家族多种酶化合物活性的调控,通过这一信号通道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
(3)激活野生型P53:EGCG可能通过上调野生型P53的表达,调控下游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触发细胞凋亡。
(4)诱导产生一定量的氧自由基:EGCG诱导肺癌H661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产生H2O2实现的。
(5)调控核转录因子:EGCG可能通过调控IκBα时NF-κB改变。
以上研究说明EGCG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此外,国内其它大量的研究也提示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的细胞周期而抑癌,例如罗非君等对茶多酚诱导鼻咽癌细胞cyclin D1 表达下降进行了研究,发现茶多酚及其单体EGCG均能明显抑制cyclin D1基因的转录与蛋白表达,从而抑制鼻咽癌细胞增值[6];而另有学者发现,茶多酚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杀伤肿瘤细胞[7]。因此,茶多酚抗肿瘤是多渠道、多途径的协同效应,值得进一步探讨,明晰其中的关系,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化合物。